学人荐书 | 郑建君著《政治心理学》 多位学者联合推荐 (赠书福利)
多位学者联合推荐 的《政治心理学》来啦!
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政治心理学的发展,与其母体学科——政治学、心理学的快速进步与兴起密不可分。但是,政治心理学绝不是心理学知识在政治领域的简单应用,而是具备其自有的研究领域和内容,是我们观察、认识和理解特定政治制度下个体行为的重要窗口与工具。
《政治心理学》
郑建君 编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年10月
“研究者通过大量的政治心理学研究,积累和丰富着政治心理学的学科知识体系,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政治、政治现象、“政治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以及身处的客观世界。尽管政治心理学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但其无论对于学科本身还是对于社会政治的实践,都展现出了重要的意义,并得到了人们的重视。科学政治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其实也一直是遵循着“以问题解决为中心”这一导向进行的。
”本书简介
作者简介
郑建君,2010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获应用心理学专业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家治理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政治心理与行为、社会治理心理学、公共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目前,已出版专著8部(独著4部),在《政治学研究》、《心理学报》、《教育研究》、《光明日报》、《学习时报》等发表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对策建议等70多篇;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课题,参与完成多项交办、合作项目。
“政治心理学”的发展
国内政治心理学的发展,近10多年表现出了非常令人欣喜的势头:不仅大批高校在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中开设了《政治心理学》课程,而且研究者对于政治心理学的重视使得国内基于政治心理学视角、嵌入政治心理变量的研究成果大量涌现。由此可以预见,未来国内在政治心理学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研究推进等方面,都将取得越来越大的成绩。在推动上述发展目标达成的过程中,使人们更多了解政治心理学的学科属性与内容,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此,学习政治心理学的知识、理论、方法及思维范式,对学科发展和实践指导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面对政治心理学的发展需要及其在政治学、心理学学科体系中的特殊地位,编写一部能够反映政治心理学学科体系和最新研究成果的教材,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先后翻译、编著了一系列的政治心理学教材和读物,这对于政治心理学的教学及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10多年,国内政治学教学与研究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政治心理学学科的进步,并陆续推出了一批国外政治心理学经典译作和由国内中青年学者组织编写的政治心理学教科书。但是,在教学与研究过程中,我们也感到这些教材有些地方仍需改进和完善。为此,从2018年初开始,我着手准备在吸收现有教科书优势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研心得,独立编写一部《政治心理学》教材,以供政治学、心理学等专业的本科、研究生教学和相关领域研究者研究使用与参考。
作 者 · 有 话 说
在教材的编著过程中,我在不同场合就全书的体例结构、章节内容、呈现形式等向国内多所教学和科研机构的同行老师、专家学者进行咨询和请教,从中获得了诸多有益的建议和意见。在全书的撰写过程中,一方面强调对政治心理学中基本理论、概念、知识和经典实验、成果的介绍,另一方面还特别重视如何满足、符合受众的学习需求与阅读习惯,并针对初学者精心设置了每章的思考题和扩展阅读推荐。总体来看,这本《政治心理学》教材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这也是我在撰写过程中一直秉持的原则和期望达成的目标。
壹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方法论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
尽管现代政治科学、心理科学以及政治心理科学,严格意义上都是西方“舶来品”。但是,我们在阐述和评述学科基本原理与知识的过程中,格外注重马克思主义观点与方法的指导,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与观点的指导;在有关国外相关研究的引荐和评价上,始终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这是撰写本教材一贯秉持的原则,也是编好这本教材的重要前提。
贰
在内容与章节安排上,充分考虑到政治学和心理学两个专业读者的学习、阅读需求。
在学科交融上,政治心理学在政治学(包括国际关系学)和心理学的交叉上,更为复杂,学习上也更为困难。具体来看,这些困难包括:政治学背景的读者对心理学基本概念、理论与实证研究方法的陌生,而心理学背景的读者对政治学研究基本范式、核心议题的不熟悉。为此,在这本教材的撰写过程中,我特别注意教科书内容对两个专业学生的适用性问题。具体来看,一是在教材前半部分涉及个体政治心理部分,对相关心理学基本知识详细阐述、列举了丰富的实例;二是针对社会政治生活中关键领域,在教材里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和解释,从而凸显政治学研究的核心关注。
叁
在具体内容和研究成果的选择上,坚持经典与前沿并重的原则。
尽管现代政治科学、心理科学以及政治心理科学,严格意义上都是西方“舶来品”。但是,我们在阐述和评述学科基本原理与知识的过程中,格外注重马克思主义观点与方法的指导,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与观点的指导;在有关国外相关研究的引荐和评价上,始终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这是撰写本教材一贯秉持的原则,也是编好这本教材的重要前提。
肆
在本书的撰写上,始终坚持并按照国际化与本土化兼顾的原则执行。
尽管政治心理学的发展和研究,欧美学术界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研究议题选择和现实关注上可以忽视“自我”。因此,在教材撰写和内容选择上,一方面密切关注国际同行在具体领域的经典研究和最新进展,另一方面特别重视国内学者完成的本土研究议题成果,以期为读者呈现政治心理学知识、研究在中国情境中的应用和前景。读者在使用本教材时,可能会发现有很多内容就是自己身边的老师或同行学者所进行的。
当然,由于学识能力所限,本书肯定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也恳请各位读者、授课教师及同行学者予以批评、指正和反馈。我也希望能够在再版修订时,呈现出一部更具学科价值、更具实用意义、更具时代特色的优秀教材著作。
最后,对于本教材的撰写,还要感谢我所在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各位领导、老师和同事的支持与鼓励;感谢国内外众多教学、科研单位专家学者、同行好友的敦促与建议;感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领导、编辑老师的热情帮助与辛勤付出。
书本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政治心理学的基本范畴第二节 政治心理学的学科发展脉络第三节 政治心理学基本理论
第二章 政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政治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第二节 定性研究方法第三节 定量研究方法第四节 其他方法及新进展第三章 人格与政治
第一节 人格与社会政治生活第二节 政治人格研究的理论与路径第三节 政治人格的主要类型第四章 政治价值观与态度
第一节 政治价值观第二节 政治效能感第三节 政治信任与政治支持第四节 政治疏离感第五章 社会认知与政治决策
第一节 个体知觉与偏差第二节 社会认知第三节 归因第四节 社会政治决策第六章 情绪、情感与政治认同
第一节 个体的情绪、情感第二节 社会心态第三节 社会情绪第四节 政治认同第七章 政治领袖
第一节 政治领袖的心理及其研究路径第二节 政治领袖的分类第三节 政治领袖的人格第八章 政治传播与沟通
第一节 政治传播的概念、结构与机制第二节 政治传播的相关理论第三节 政治沟通及其影响效应第九章 政治社会化
第一节 政治社会化概述第二节 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第三节 政治社会化的过程第十章 政治参与
第一节 政治参与概述第二节 影响政治参与的机制与路径第三节 互联网时代的政治参与第十一章 群体政治心理与行为
第一节 群体政治心理概述第二节 群体决策第三节 政治领域中的集群行为第十二章 群际偏见、冲突与合作
第一节 偏见及其相关理论第二节 群际冲突的过程与发展第三节 合作的形成第十三章 国际关系与政治心理
第一节 外交及政策制定第二节 国际互动中的政治心理第三节 国际政治中的冲突与化解第十四章 文化与政治心理
第一节 文化研究视角及其路径第二节 影响个体政治心理的文化要素赠书规则
文末留言,不超过200字,写出“您对《政治心理学》的期待”。经过后台精选,截至5月17日18时,点赞最高的四条评论将获得赠书一册。(如遇同量,点赞顺序以客服微信所显示排序为准。)同时还将随机选择一位幸运读者获赠本书一册。
注:
①赠书获奖者需要关注政治学人公众号一个月以上
②读者每个自然月最多只能获得一次赠书